
每到假期,朋友圈的徒步需求暴增。之前有人让我推荐徒步路线,抬手就转给他一篇。这是成都周边火爆一时的雪山徒步路线——海尔凼。消息刚发出就被打脸:热心群友提醒低息配资平台,这条路线已经封闭。
突然觉得,徒步就像“在成都遥望雪山”,这么近那么美,却不曾真正了解。关于徒步,我们知道什么?细细想来,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象:美丽的雪山、森林和草原,或潇洒或狼狈的打卡姿势,仅此而已。
未免有点浅薄。于是,决定找两个徒步达人聊聊。
巧的是,其中一位@毛驴驴驴驴,正是海尔凼路线的开拓者之一。当初巴朗山隧道通车后,他突发奇想,山上没人走了,风景会不会更好?他试着带人往上爬,随着越来越多团队来到这里,硬是把巴朗山东侧的海尔凼,开发成了网红打卡地。后来人们疯狂涌入,垃圾遍地,事故频发,这条路线就彻底废了。
看来找对人了。
展开剩余93%·贡嘎雪山露营
01/
徒步为何迷人?
@毛驴驴驴驴是狂暴大粗腿户外品牌的创始人。他从2013年入坑,第一次徒步是去松潘七藏沟,5天900元。那时的装备很便宜,背包几十块钱一个。出去之后没信号,就整天背着包走路,“深山老林里,有雪山,有湖泊,感觉很放松”。
回来之后一发不可收拾,开始满世界去找徒步团。当时市面上的徒步团很少,大部分信息都在8264论坛上,这个论坛是户外圈的鼻祖。那时他还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上班,但徒步频率已经达到一周两次。玩了一年多后,他开始建群,决定自己出来带队。
·@毛驴驴驴驴在孟屯河谷徒步
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,是一次“意外”。当时他参加了一个团,有50多个人,准备玩一次穿越,从鸡冠山穿越到崇州三江镇。那是一个很野的线路,不出意外的话就出意外了:他们在山里迷路了两天一夜。
“衣服没带,吃的也没有,就在一个悬崖边蹲了一晚。还下了两天一夜的雨,从头到脚打得浇湿。我蹲在那,半夜发现有人来抱我,因为太冷了。”幸好有几个体能好的,连夜原路返回报了警,第二天下午5点才找到他们。这次经历让他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。
·贡嘎雪山徒步
@毛驴驴驴驴总结,高原路线其实是比较好走的,成都周边的一些线路反而容易走错,“因为森林太密了,进去就没有信号”。此后他萌生了一个想法:我带你们去玩,只要自己不花钱就行。
群有了,活动逐渐从一日游发展成多日游。那时他坚持的一个原则是:我不花钱,也不挣钱,但规模大了以后,还经常贴钱。“发展到第6年,差不多有7000多人的群,有时核算不好还要亏。后来有一些机缘巧合,就开始做公司,但前几年也很难,是一步一步过来的。”
十多年来,@毛驴驴驴驴自己带队了500场,团队带队超过3000场,配了7台卫星电话,在徒步圈算是相当资深了。“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刊登过几期我供的照片。腾讯大成网首页,就是那个QQ弹窗,我上过70多次。”
·四姑娘山长坪沟
以前,@毛驴驴驴驴一个月要出去20多天,现在每天在公司干后勤:回复消息、采购装备、整理物资、安排行程。“现在我出产的素材少了,也没有人找我了,哈哈哈。”从啪啪乱拍到频频上头条,他的摄影技术都是在路上自学的。他觉得摄影还是跟自身的审美有关,“同一个角度的景物,不同的人拍出来就是不一样”。
几年前,他们主要带重装团,每个人要背数十斤的装备。印象最深的,是一个65岁的大叔,背着50斤装备,跟他们走了三天。一开始,大家认为他体能不行,可能会下撤,没想到他一直走在最前面。到了营地,大家都吃压缩食品或真空饭,大叔从包里拿出高压锅、生米、蔬菜、菜板,震惊了所有人。更夸张的是,还从保温箱里掏出一条活鱼,现杀现做酸菜鱼。
·入门级徒步路线,塔公草原
随着年轻人的加入,重装团的比例大大下降(仅10%的客户愿意重装),由此衍生出全套装备提供服务。@毛驴驴驴驴指着仓库门口的一堆装备说,这些都是马上要带去党岭的,能满足40人的吃喝拉撒睡。“有桌椅板凳、锅碗瓢盆、睡袋帐篷,我们要管饭、管烧烤、管露营,他们就轻装上阵。”
徒步最迷人的地方在哪里?据@毛驴驴驴驴观察,因时间段而异。他刚带队的时候,客人有上市公司老板、官员,但互不知道身份,大家躺在帐篷里看雪山、星空、日出、日落,主要是为了体验自然。这些年,他发现一个明显的转变:大部分人是为了拍照。“以前拍照是附属,现在不给他拍照,要找你麻烦。所以我们的领队有一半都能拍照。”
·红原野草地的英仙座流星雨
02/
谁定义了徒步?
@叫阿丽塔的椿是一名金融从业者,每天跟海量数据打交道,常头眼昏花,这使她非常向往户外。2023年,一个爱好户外的同事把她带上了道。第一次徒步是去汶川邓生沟,那时她没有任何装备,穿一双皮鞋就去了,还买了一件塑料雨衣当冲锋衣。幸好邓生沟难度不大,脚虽然走费了,风景却看饱了,确实非常美。
此后,她开始关注徒步的信息。看了一本户外主题的书,探访了徒步达人张诺娅,又去搜了很多视频,对欧洲的徒步道满怀憧憬。她一边刷户外博主的视频,一边悄悄入手装备,30公斤的背包、中高帮防水鞋、冲锋衣、登山杖、睡袋、冰爪……还熟练地学会了三层穿衣法:速干衣+抓绒/羽绒+冲锋衣。
·@叫阿丽塔的椿在甘肃戈壁徒步、露营
终于,这些装备有了用武之地。第二次徒步,她跟团去了洛尔日让·斯嘉依(位于阿坝州理县,藏语意为神山)。出发前,还带了氧气罐,做了高反预案,还好一切顺利。那是她第一次看到雪山,确切说是置身雪山中,“那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,至今难忘”。
后来,她去了更远的地方,戈壁、沙漠、海滩,甚至去了西藏南迦巴瓦峰。但她不觉得自己算资深的徒步达人。“虽然去过不少地方,但我还是介于休闲与重装之间的爱好者,既想看风景,又不想太累。”在她看来,这种人占了徒步爱好者的大多数。当然也有一些“神人”:一个女生一边爬4000米的雪山,一边唱rap;还有一个男生,全程肉眼登上雪山……
·@叫阿丽塔的椿和驴友在雪山徒步
“徒步过程中,大家都是陌生人,交流也很少,尤其是那种一日团,几乎是‘行走的机器’,全程可以不必有太多交流。”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。@叫阿丽塔的椿解释,都出来了,就是为了逃离人群,而且队形又隔得远,各走各的,为什么要说话?”既然如此,那徒步的意义是什么?
@叫阿丽塔的椿觉得没有标准答案,有人喜欢看风景,有人沉浸于拍照,有人享受行走的过程。她记得在南伽巴瓦峰下,“日照金山”倒映在雅鲁藏布江上,有人弹起吉他,唱起了鹿先森的《春风十里》。世界上可能没有比夕阳下的南迦巴瓦峰更壮美的风景了。这时,从一辆房车上跳下来一个戴墨镜的男子,说了句“卧X”,就回到车里。“所以每个人感受不一样,绝美的风景也不一定能打动所有人。”
·南伽巴瓦峰下,“日照金山”美景
其实在以前,@叫阿丽塔的椿也会去爬山。周末带上一些零食和干粮,和家人去爬家附近的西山,累了歇一歇再继续或者下来,比较随心所欲。“那时没有徒步的概念,换成‘徒步’这个词,好像一下洋气起来,哈哈哈。”
不过她觉得,严格说来那不算徒步,只能算休闲。徒步必须要有一个目标,在规定时间走到某个目的地。至于路线,不一定要在野外。“那么City walk算徒步吗?”“不完全算,但可能有交集,比如重庆南山涂山寺附近的路线。”
·西藏林芝的星空
实际上,从户外运动的角度,徒步(Hiking 和更长距离的 Trekking)有被广泛接受的特征。最核心的一点是自然环境,如山脉、森林、峡谷、海岸、荒野;其次是非铺装路面,通常是土路、碎石路、山径;第三,明确的目的性与挑战性,有预设的路线、距离、海拔爬升目标等;后是最外在区别,装备。它本质上是一种身体挑战和户外探险。
在这个经典定义下,City walk显然不被视为徒步。但@叫阿丽塔的椿不以为意:Who care?
她代表了一部分非专业人士的观点,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来“找虐”的。正如@毛驴驴驴驴所说,随着近几年行业的爆发,80%的客户都是新人。他们的诉求,第一要出片,第二才是体验。“装备也没有,走崩了就骂。现在年轻人的心态变了,你只能去适应行业规则。”
·邓生沟的原始森林
03/
徒步的“Bug”
“十年前,成都市场上可能不到10家俱乐部,到今年估计至少三四百家。”这个行业发展之快,出乎@毛驴驴驴驴意料。以前开发一条线路,要三四年才逐渐被大众所知,现在不出两周就人满为患,导致许多乱象,最终加速封闭。海尔凼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
·狂暴大粗腿团队带队在雀儿山徒步
@毛驴驴驴驴认为,这里有一个bug,就是市场需求和供给的错位。西部集结了中国90%的徒步资源,其中一半以上在四川,但旺季就5、6、10三个月。因为每年的11月到5月会封山,为了森林防火,7、8月山区又有地质风险。“所以现在的局面是,卷得一塌糊涂,尤其是一些轻徒步的低价团。”
·格聂牧场
·党岭穿越路线
一方面由于封山,一方面因为景区开发,原始徒步线路资源越来越少。@毛驴驴驴驴和团队不断寻找新线路,但新线路不那么好找。
“因为要到一定海拔,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,平原地区没有雪山,就失去了很大的魅力。像光雾山、西岭雪山、峨眉山、瓦屋山等景区,对普通游客挺好了,但对于深度徒步的人来说,就差点意思。”
·西藏来古冰川
·四川那玛峰
如果把历史、文化、博物等知识设计进去,超越纯粹看风景,会不会是一个思路?@毛驴驴驴驴觉得很难。两年前,他做过一个“古道挑战赛”,包括广元米仓道、剑门关古道、茶马古道等,但反响并不好。“上班的人都很累,就想放松一下,可能对这些知识不太感冒。”的确,身体的累可以忍受,心里的苦最难缓解。
但总的来说,@毛驴驴驴驴认为,徒步还是一个朝阳行业,虽然有很多不可控性。他跟小伙伴开玩笑说,哪天散伙了,就把装备拿出去摆摊卖烧烤。实际上,他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规范。他指的规范是,希望景区形成分级管理,“不要完全搞成观光车,而是把徒步道、露营地保留下来。”
·西藏珠峰东坡
·四川冷噶措
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景区是四姑娘山。虽然规范之后收费更贵了,但客户络绎不绝。一是名声打出来了,二是风景确实好,第三是管理规范。“所以,不管对从业者还是驴友来说,不怕你贵,就怕你乱。”
虽然徒步已经很火,但在@毛驴驴驴驴看来,依然是一个小众活动。国庆期间,全国出行人数超亿,户外板块,他推算了一下,顶多10万人。“你想这个比例,分到每个城市就不多了。成都的所有徒步团加起来,估计没有超过1万人。”
·四姑娘山长坪沟
甚至在几年前,他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四川有雪山。他觉得这是个常识,但现实常与“觉得”相反。“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跨入过都江堰以西。这两年户外运动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传播,刷新了人们对自然、地理的认知,这也是好事。”
请@毛驴驴驴驴给想徒步的小白,推荐一条入门线路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——四姑娘山。
“四姑娘山是一个很大的景区。它的徒步道有长有短,也没有什么危险,可以看到湖泊、草原、森林和雪山。同时管理也很规范,又能入门,又能资深,又能旅游,是一条非常完美的路线。”
● ● ● 低息配资平台
发布于:四川省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